趙鳳只管負責聯絡,剩下的事宗室兒郎們就去干了,有的是人愿意干呢,干得好了能出頭的皇帝看重,有一份差事做,多少人擠破頭呢。
趙鳳在王府吃飯的時候得了齊王一句抱怨。
“在邊關可吃不上這么好的熱食,經常吃冷飯,沒滋沒味的,行軍打仗來不及做飯,能吃一口熱水泡飯都是難得的好飯了。”
“那你們經常這么吃么?”
“經常性的,打仗說打就打,做飯哪有那么快呀。”
趙鳳就把這話記在心里了,想著要是有素食吃也是一頓飯呀。
琢磨了一圈吃羊肉涮鍋子的時候想起了一樣東西,火鍋底料。
她打算琢磨一下這東西,看看能不能做成簡易版的方便面。
先讓人難在府里弄,去衙門買了幾頭牛回來,把牛油疹出來。
在準備一點清油的,先用菜籽油,這個最便宜,榨油也比較多,很多菜都用它的。
用兩種是考慮到牛油不易得,豬油卻很容易得,牛是朝廷管控的,不能隨便殺,買牛要去衙門買。
但外面有賣鹵牛肉的,一般就是官不追民不究。
買的人挺多的,干這小本買賣的人也不少,牛肉獲取不算難也不算容易,比豬肉要麻煩點,公開的秘密不能問,問就是馬肉驢肉。
趙鳳考慮的是如果做出來了,軍隊要的量大,能不能持續下去也是個問題,所以又準備了清油的。
這回沒有啥秘方,是自己前世吃過的一點記憶,反復進行試驗。
李瑜一回來就聞到古怪的香料味。
“媳婦,你弄什么呢,嗆啊。”
“我在弄一個好東西,要是弄成了以后軍隊吃飯就方便很多呢。”
“是么,那這是啥,熱鍋子?”
李瑜站在鍋邊看熱鬧。
“對,吃過涮羊肉吧,這個是有滋味的湯料,冷卻以后會凝結成塊,因為香料多所以可以存放一點時間不會壞,便于行車攜帶,下鍋熱水一煮就化開了,下點面條就是一頓飯。”
“哦,要這樣說確實方便,可是搟面也麻煩呀。”
“不啊,面條可以做成干的,一捆一捆裝進布袋子里,一捆面大概是一個人的量,幾個人就下幾捆面。”
“干面啊,有點意思。”
李瑜聽出了點名堂來,別的不說,冬天很實用,而夏天不用擔心,夏天糧食多菜也多,基本不會餓著,反而就是冬天春天最難捱了。
西北邊關春天也冷得凍手呢,不怕東西壞掉,有這東西下點干菜來捆面,一鍋帶滋味的高湯,這不就一頓很好的飯么。
“你這是不是類似于高湯的東西?”
“對,只是我覺得要符合邊關的情況,那邊苦寒,冷得很,需要吃熱食,能讓人出汗的東西,所以辣的很合適,貴州那邊專門產辣子呢。”
趙鳳記事起就知道有辣椒了,早就有了。
“還有咱的辣醬也能用。”
“這次你帶的辣醬可幫了我們不少忙了,一口辣醬一個饅頭也頂飽。”
邊關大戰的伙食很苦的,李瑜也是這么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