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兔燉蘿卜,這玩意兒想要好吃,可是有說法的。第一點是野兔必須要新鮮,如果是現殺放過血的,就不需要頻繁的浸泡換水。如果是用套子勒死過了夜的兔子,處理起來就比較麻煩,要反復的換水投洗,浸泡出血水來,才能保證做好之后沒有土腥味跟血腥味。另外一點,野兔肉是幾乎沒有油脂的,如果干巴巴的加水燉,怎么做也不會好吃,肉質柴、干、口感比較差。這時候,如果下鍋的時候,加一勺豬大油,燉好了之后的風味就徹底不一樣了。豬油的脂香味在燉煮過程中會沁入到野兔肉跟蘿卜中,再搭配上一點東北大醬、辣椒蒜瓣兒等調味品,美味程度可以翻一番。今天中午的野兔燉蘿卜,大姐自告奮勇的充當大廚主勺,小幺妹兒則負責守著灶底添火。所有食材配料準備完畢,鍋底下的火也生了起來。大姐毫不客氣的用勺子蒯了一勺大油下鍋,很快白花花的大油就在鍋溫度下融化散發出香味來。大油化開油溫上來之后下蔥段兒、蒜粒兒、干辣椒炒出香味兒,隨后大姐端著盆子就將處理好的兔肉下了鍋。肉塊下鍋,嗤啦一聲冒起了熱氣,大姐揮舞著大勺兒將肉塊大火炒香炒透。等兔肉在油鍋里變成了微黃的顏色,加醬油上色,隨后加開水沒過兔肉。大火燒開之后蓋上鍋蓋轉小火兒繼續燜一個小時。等鍋里的兔子肉,用筷子可以插動了,再將準備好的蘿卜下鍋,加咸鹽提味兒,蓋上鍋繼續小火兒燉半小時。非常樸素簡單的做法,但是兔子肉分量比小雞肉要多,一次性燉兩只的情況下,就更充裕了。等野兔燉蘿卜做好的時候,已經中午快一點了。掀開鍋蓋,一股濃郁的肉香味撲面而來?!按蠼?,吃肉!”小雨小鼻子不停的嗅啊嗅,亮晶晶的眼睛時刻盯著鍋里,口水都要流下來了。文靜先用小碗蒯了一勺兔子肉給小妹,然后再用一大一小兩個盆兒,將鍋里的兔肉蘿卜連湯帶水兒的撈出鍋。小盆兒給老爸送到炕桌上去。大盆,則在外屋地飯桌上,一家人吃。說老實話,文東自從上山放鷹掙了錢,家里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本質的提升。白面,大油,豆油、豬肉、沙半雞肉這些東西一直都不缺。但是,等野兔燉蘿卜端上桌的時候,文東聞著蘿卜跟野兔燉后特有的香氣,心底還是感慨良多。記憶里的上輩子,大概也就是十八九的時候,文東學著村里人去外面下套子逮野兔。因為沒人指導,一連好幾天都沒有收獲。有一次運氣好,瞎貓碰上死耗子,套了一只野兔。只不過,這野兔等文東溜套子發現的時候,只剩下了大半只,腦袋跟部分前腿兒內臟啥的,都被不知道啥動物給吃了。就這半只兔子,文東拿回了家。老媽跟大姐一通收拾,然后切了一盆子蘿卜,燉上了。當時沒什么油水,野兔肉也少,說是野兔燉蘿卜,實際上也就是借點兔子肉的香味兒,主要吃蘿卜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