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眼關燈

掛一單的觀念 (第1頁)

掛一單的觀念

自古以來的云水僧,所謂“一缽千家飯,孤僧萬里游”。但是,云水僧從這間寺院到那間寺院參訪,不但要有度牒,要懂得禮儀,而且要經過“掛單”的手續,要得到知客師允許你掛單,才能進入云水堂。

初到云水堂的時候,要經過寮元師的盤問:你叫什么名字,你的資歷、師承等。之后,他還會問:“你來做什么?”云水僧都要回答:“打擾常住掛一單!”

既然來者合乎禮儀,也具有身份,經過掛單以后,你要進禪堂,你就等待考試,因為有進堂的日期;你喜歡念佛,經過批準,你可以到念佛堂里念佛;如果你只是經過本地叢林的參訪,云水寮也會為你安排,滿足你的愿望。

有的人感謝叢林常住準他掛一單的慈悲恩惠,他也會討一行單,為你挑柴擔水,或者一年到三年;有的為你煮菜做飯,

或者一期到兩期。甚至有的為你巡山看守叢林,有的為你除草做好環保園藝。總之,他感恩惜福,不會白吃、白住,他會表現一個“掛一單”的云水僧美好的行誼。

雖然說“天下叢林飯似山,缽盂到處任君餐”,但是,自古以來的江湖行道者,都有因果道德的觀念,他不會侵犯常住,

不會做一個想“游府吃府,游縣吃縣”的游手好閑人士,總以自己的勞力、時間、心愿,奉獻給常住,感謝準他掛一單的情誼。

叢林常住了解云水僧的學德素養,也會找人出來“留單”。如果云水僧知恩圖報,可以陸沉叢林,苦行作務,一住就是數十寒暑;“將此身心奉塵剎,是則名為報佛恩”。

但是也有極少數的人不知天高地厚,以為很容易“掛一單”就可以到處游山玩水;如果經過一家叢林“遷單”,以后各處各地叢林的知客師知道你曾經被遷單,則一生信用掃地,到處碰壁,就也不容易再“掛一單”了。

社會上所講的權利與義務,所謂“不依規矩,不能成方圓”。“掛一單”成否的因果,你不能不重視喔!

『點此報錯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