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眼關燈

觀自在的意義 (第1頁)

觀自在的意義

“人人都有觀自在,何必他方遠處求”?

“觀自在”是觀世音菩薩的另外一個名號,意思是說,只要你能觀照自己,你能認識自己,你就可以自在了!

例如,你觀照他人,能夠“人我不二”,你怎么會不自在呢?

你觀照境界,不要“心隨境轉”,而能“心能轉境”,你怎么會不自在呢?你能觀事,事情千般萬種,我只求簡單,如此怎么會不自在呢?我觀道理,道理玄妙莫測,我只以平常心論道,又怎么會不自在呢?我能觀心,心意千變萬化,我只以平常心對之,我又有何不自在的呢?

自在,自在!自在處處求,原來只要我心自在,一切自然就都能自在了!

人生在世,如果有錢而活得不自在,也沒有什么樂趣可言。偏偏人在世間,“有”就是有掛礙,就是有煩惱,因此有許多人有金錢“有”得不自在,有家庭“有”得不自在,有愛情“有”得不自在,有名位“有”得不自在。因為“有”,所以不自在。

有權利的政治人物,當遇到棘手的問題時,他搔首弄腮,

一副不自在的樣子;有錢財的企業家,當金錢周轉不靈時,萬般苦思,一副不自在的樣子。

一個人如果能夠擁有世間的財富名位,而又能夠自在,當然最好。如果不能,與其“擁有”而不自在,何必擁有那么多呢?人生世間,所圖的不就是一個幸福解脫、快樂自在嗎?

你看,兒童從小受父母管束,他就覺得不自在;婦女嫁人,

受公婆要求,她也覺得非常不自在;服務社會,各種職業,感到不勝任、不能稱心,就不能自在了。

所以,人生的意義,能在“自在”中生活,最為成功。

你在人我是非之前能自在嗎?你在功名富貴之前能自在嗎?

你在生老病死之前能自在嗎?你在因緣果報之中能自在嗎?

你如果活得不自在,再多的事業,再多的財富,也只是增加負擔,增加束縛而已呀!如果能在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的“八風”境界里,都能不為所動,自然就能自在解脫了,

那個時候,你不就是“觀自在”了嗎!

『點此報錯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