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眼關燈

第68章 (第1頁)

這樣的大火做菜才好吃。

如果是煮米飯,燉點什么就喜歡用柴火爐,但是炒菜,還是得用液化氣灶。

如今開油鍋,就是為了炸那些正正方方的五花肉,五花肉的皮已經被針扎得密密麻麻的腌制了一段時間,皮上涂了白酒和蜂蜜,為的就是下油鍋后,那些皮能炸開花,這樣的五花肉,做出來的扣肉才香。

五九點燃一根煙,把肉都放進油鍋里,看著鍋里陸陸續續起來的泡泡,抬眸看江小年:“小年妹,我記得你爸以前做的扣肉好吃,人家還有腌制肉的配方。”

五九說話有點結巴,這句話說了很久才能表達出來。

江小年點頭:“對,我爸做得好。”

五九為什么叫做五九呢,這是很好玩的事情,關系到鄉村取小名的趣事。

這也是阿太跟江小年說,小年才知道的。

比如說江小年是出生在小年夜的時候,于是正好就叫做江小年了,好聽又好記,還帶著幾分女孩子的調皮可愛。

但是很早的時候,上一輩人都沒什么文化,于是經常以出生的日期叫小名,什么狗蛋貓蛋之類的,在稻香村并不流行,畢竟是千辛萬苦生下來的,也舍不得叫得太牲畜。

如果是十月初九生的,就叫十九,如果是三月初二生的,就叫做三二,這是起小名的一種,還有一種方式就是,出生的時候斤數比較重,以前覺得生大胖小子是好事,超過五斤的都是大好事,五斤六兩就叫五六,六斤八兩就叫六八,又或者八斤七斤的,就直接叫八斤,七斤。

五九就是五月初九生的,他蹲在小年的旁邊,不斷的問起外面的事情:“我要是好好讀書,我現在也在城市買房買車了你咋回來了?”

“回來照顧我太。”江小年回答。

眼睜睜的看著鍋里的五花肉大方塊變成了金黃色。

五九看著火候差不多了,拿起手邊的一個大鐵叉子把肉都撈出來,放在了冰水里,又開始下一鍋。

酒席的頭一天,就是需要不斷的炸東西,外面還有一個爐灶用泥土建起來的,他們打算一會兒做燒鴨。

鴨子都是在村子里面買的,如果村子的不夠,就去隔壁村子買,保證每一只鴨子都是土鴨。

江小年看向做燒鴨的地方,她們的泥土燒烤爐子做得非常講究,建造這個爐子的一定是個非常出色的泥瓦匠,上面還專門做了掛燒鴨的地方,一個爐子能做十個燒鴨,從傍晚一直做到凌晨。

鴨子的腌制也是很講究,五九急匆匆的過來,嘗了一口醬料:“少了點冰糖,外面的皮要甜一點才好吃的。”

二廚子是個初中就輟學的青年,也很聽話的放冰糖:“小年姐,我們這個燒鴨絕了,從早晨就腌制,一直到現在,什么北京烤鴨,絕對不如我們稻香燒鴨。”

『點此報錯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