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眼關燈

第100章 失敗的“義旗”與冰冷的現實 (第1頁)

失敗的“義旗”與冰冷的現實

郡守的征糧使者和被強征的“義勇”隊伍離開后,塢堡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沉寂。堡內儲備大減,氣氛壓抑,人人臉上都帶著憂慮和對未來的茫然。張偉依舊每日撥弄著算籌,記錄著日益拮據的物資賬目,心中卻時刻關注著外界的消息。

日子一天天過去。春去夏來,田里的禾苗開始抽穗,但堡內卻無人有心欣賞這生機勃勃的景象。所有人的心頭都壓著一塊石頭:那場聲勢浩大的“討董”之戰,結果如何了?

消息終于在一個悶熱的午后,由幾個僥幸從郡城逃回來的、被打散了的潰兵帶了回來。他們衣衫襤褸,丟盔棄甲,臉上寫滿了驚恐和疲憊。帶來的消息,如同一聲驚雷,擊碎了塢堡最后一絲僥幸。

“敗了……全敗了!”

“關東聯軍……各懷鬼胎……逡巡不進……”

“孫堅將軍在陽人雖有小勝,但糧草不濟……”

“董卓遷都長安,焚燒洛陽……百里無雞鳴啊!”

“咱們郡的兵馬……還沒見著董卓的面,就被打散了……太守大人……生死不明!”

討董聯軍,失敗了!而且敗得如此徹底,如此難看!

這個消息在塢堡內迅速傳開,引發了巨大的恐慌和混亂。佃戶雇工們為被強征的親人生死未卜而痛哭哀嚎;莊丁們則憂心忡忡,擔心郡府垮臺,塢堡失去官方庇護(哪怕是名義上的),將直接面對更兇險的局面;堡主和管家張福等人,則是面如死灰。

塢堡的應對,是徹底的現實和冷酷。

最初的震驚過后,堡主張老爺立刻召集心腹,緊閉大門,進行了長時間的密議。隨后,塢堡采取了幾個果斷而實際的措施:

1徹底切斷與郡府的聯系。不再承認那個可能已經敗亡或逃竄的太守的任何命令。塢堡進入事實上的自治狀態。

2進一步加強戒備。將警戒級別提到最高,日夜嚴防,提防任何可能趁亂來襲的勢力——無論是潰散的亂兵、其他覬覦資源的豪強,還是流寇。

3內部緊縮與管控。立即大幅削減所有非必要開支,口糧配給降到最低維持線以下,同時嚴厲彈壓任何不滿和騷動,以鐵腕維持堡內秩序,防止內亂。

4派出手下,四出打探消息。不僅要了解董卓和關東聯軍的后續動向,更要密切關注周邊其他塢堡、豪強的反應和動向,以便及時調整策略。

內心獨白(自保的邏輯):

『點此報錯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