討董聯軍潰敗的消息,如同瘟疫般在混亂的北方大地上蔓延。中央權威徹底崩壞,郡縣體系名存實亡,各地陷入了真正的無zhengfu狀態。對張氏塢而言,失去郡府那層哪怕只是名義上的“保護傘”后,它必須直面叢林法則的殘酷考驗。
第一個感受到壓力的,就是周邊的同類——其他塢堡和豪強。
起初是摩擦。張氏塢的佃戶在堡外較遠的田地耕作時,與鄰近“李家莊”的佃戶因爭奪水源發生了械斗,死了兩個人。放在以往,或許會由官府(雖然效率低下)出面調停,但現在,雙方都選擇了武力解決。
張氏堡主張老爺聞訊大怒,派出一隊莊丁,由一名悍勇的莊頭帶領,直接襲擊了李家莊的那片田地,燒毀了對方的窩棚,搶走了牲畜和農具。李家莊實力稍遜,吃了虧,暫時忍下,但仇恨的種子就此埋下。
沖突迅速升級。
沒過多久,張氏塢一支外出采購鹽鐵的小隊,在荒野中被不明身份的武裝襲擊,人貨兩失。所有證據都指向了李家莊的報復。緊接著,張氏塢外圍一處較小的、用于警戒的烽燧臺,在夜間被拔除,守夜的莊丁被殺。
塢堡戰爭,開始了。
這不是兩軍對壘的堂堂之陣,而是偷襲、劫掠、破壞為主的低烈度但極其殘酷的沖突。目標很明確:削弱對方,掠奪資源(糧食、人口、牲畜),吞并土地。
張偉在堡內,能清晰地感受到戰爭的氣息。莊丁們頻繁調動,戒備森嚴。庫房里的武器被不斷取出,傷兵開始出現。氣氛緊張到極點,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過度反應。
管家張福變得更加焦躁和狠厲,對堡內人員的控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,嚴查奸細,動輒嚴刑拷打。張偉作為“算童”,也被要求協助清點戰備物資,工作量大增。他看到賬本上,糧食消耗急劇增加,武器損耗嚴重,而收入(田租)卻因戰亂和破壞大幅減少。
塢堡的生存,面臨著嚴峻的挑戰。
內心獨白(豪強的擴張):
這就是亂世……大魚吃小魚,小魚吃蝦米。
在一次張福與心腹的密談中(張偉送賬本時偶然聽到片段),他更清晰地聽到了豪強是如何在亂世中坐大的赤裸裸的邏輯:
“李家莊必須打掉!不然周邊的小莊都會覺得我們好欺負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