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昆侖看到白婕與楚峰相熟,心中駭然,最后一絲不甘也化為烏有。
白婕他認得,是彭城的一位行長。
這倒沒什么!
不過,宋昆侖卻知道白婕的家族不得了。
白家的影響力很大,彭城市的領導在人家面前都不夠看的。
更不是他能得罪的。
“連白家的人都和他交好……
還好我識相來道歉了,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。”
宋昆侖暗自慶幸,捂著還疼的額頭,灰溜溜地帶著手下離開了古玩市場。
鑒古齋內,楚峰正看著白婕帶來的三足銅香爐。
他站起來,俯身細看。
這是一尊三足雙耳銅香爐,高約12厘米,口徑15厘米,爐身呈飽滿的圓形,三足為獸首銜蹄式,耳為橋形。
整體器型規整流暢,線條利落,是典型的清代中期宣德爐仿品風格。
只是香爐表面呈亮黃色,黃銅質感裸露在外,沒有一絲歲月沉淀的包漿皮殼。
香爐外表被清洗得干干凈凈,嶄新得像剛從工坊里出來的新品。
“這銅爐锃光發亮,都可以照鏡子了,你覺得是真是假?”
楚峰把玩著香爐,朝著白婕詢問。
白婕嫣然一笑,白了楚峰一眼。
“我要是知道,還拿給你看啊,我不懂才拿給你的。”
楚峰指尖輕輕摩挲爐身,他發現雖然銅爐表面光滑如鏡,但邊角縫隙里并未完全清洗干凈,還依稀殘留著一些灰塵污漬。
“這個銅爐造型不錯,你從哪里弄來的?”楚峰詢問,有些好奇。
他有些好奇,究竟是誰將銅爐表面的包漿都去掉了,還打磨得如此透亮。
白婕放下茶杯,看著楚峰:“這是我一個海外朋友在國外跳蚤市場淘的,花了差不多3000華夏幣。
他說看著像老東西,但自己拿不準,就托我拿過來讓你看看?!?/p>
“難怪!你這么說,我就能理解了。”
楚峰用手指輕叩爐身,聲音清脆悅耳,帶著老銅器特有的沉韻,沒有新銅器的刺耳雜音。
“這個銅爐是老的。而且價格不貴,算是撿漏了。”
楚峰給出結論,語氣透著肯定。
白婕眼睛一亮:“真的?可它外面看著這么新,我還以為是仿品呢!”
“這就得說海外藏家的收藏習慣了。”
楚峰拿起放大鏡,指著爐底的款識:
“‘大明宣德年制’六字楷書款,字跡工整,筆畫有力,不過落款一看就是清朝雍正時期的風格?!?/p>
他頓了頓,又解釋道:“海外藏家,尤其是西方國家那邊的,不看重包漿證明年代這一套。
他們更在意藏品的整潔度,覺得包漿是污垢,買到手后會用專業溶劑把外壁的包漿徹底清洗掉。
只保留內膛的使用痕跡。